资讯 | 聚焦 | 人物 | 声音  | 银幕 | 视听 | 出版 | 网络

 

当前位置:好稿网 > 稿·传媒 > 人物 > 正文

贝骁:从放牛娃到国防报主编

今日桐庐 方赛群 2012-03-08 16:39:43

分享 |

  他曾是天目溪畔的一位放牛娃,只上过半年初中。却在部队大熔炉中,锻炼成长为大名鼎鼎的“军中秀才”。
  他参加过香港澳门回归、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阅兵、载人航天发射等重大宣传报道工作。因成绩突出,他两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著有新闻作品集《守卫北天门》。
  2009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2010年获得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他就是《解放军报》主任编辑、《中国国防报》主编贝骁。贝骁凭借手中的一支笔,用青春、热血与才能报效国家,也描绘出自己多姿多彩的“军旅人生”。
  走进分水镇后岩村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你会被正面墙上挂着的一个镜框所吸引:那是一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接见贝骁的照片。每次接待客人,后岩村党支部书记沈柏潮首先会指着照片自豪地说:“他是我们后岩村的骄傲!”
  爱读书的小牧童
  贝骁是后岩村人,原本也有个温暖的家。14岁时,由于父母相继离世,他生活的色彩也仿佛瞬间由“彩色”变为“黑白”。父母的笑脸,只在少年贝骁的梦中若隐若现;他不能继续读书了,并且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14岁的孩子,只能为生产队放牛。放一头牛每年有1500个工分,年终分红值150元钱,能换回一个人的口粮。照顾好了牛,就是照顾好了饭碗,他就这样养活了自己。
  一个少年,一头牛,相伴着日出日落。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书成了贝骁最好的朋友。农闲时,他上午把牛往山上一放,傍晚唤牛下山赶回牛栏。一整天时间他就独自在山脚下看书。
  口粮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精神食粮“断顿”问题:学校带回几本初中一年级教科书,几个月时间就被他翻烂了,他无书可读。
  那时的农村,书是极少有人拥有的奢侈品,很难借到。没有书读,他只觉得心里空落落,怎么办呢?正在这时,大队团支部交给他一个美差:分水文化站下发“流动图书箱”,把管理书箱的任务交给了他。
  这可把贝骁高兴坏了!他每月从文化站换回一箱书来供村民借阅,同时,自己的“精神食粮”问题也解决了。《红楼梦》《水浒传》《卓娅和苏拉》《安娜卡列尼娜》……他如饥似渴地看了许多书,读遍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贝骁朦朦胧胧地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隐隐约约地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与儿时一起长大的那些伙伴们相比,他身上多了几分文气。
  村里人知道贝骁肚子里有点“墨水”,需要舞文弄墨的事就来找他帮忙:老人请他代写书信,进步青年请他代写入党入团申请书,还有春情荡漾的小伙子请他代写情书。就是这样,一只流动图书箱,把一个放牛娃培养成了山村“笔杆子”。
  两年后,他长成了一个能挑一二百斤重担子的小伙子,成为每个劳动日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后来还被推选为大队团支部副书记,成为生产队队委委员,但流动图书箱一直陪伴着他。
  军营里的“小记者”
  1981年10月,贝骁应征入伍。告别父老乡亲,告别跟了他5年的“流动图书箱”,他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边防的一个空军雷达部队,开始了他的军旅人生。
  他所在的部队,位于自然环境极为艰苦的草原边陲,许多雷达哨所“风吹石头跑,六月穿棉袄”、“一年一季风,从春刮到冬”。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热水澡,尤其是大雪封路时,车拉不来水,只能化雪水煮饭吃。
  部队的生活虽艰苦,却有贝骁的用武之地。从1982年底开始,他从事基层新闻报道工作。最初是给墙报和小广播写稿,后来又给连队编写相声、快板书等文艺小作品,很快他就成了军营中有点名气的“小秀才”。
  不久,贝骁被选拔到军政治部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学习。在那里,他终于爱上了新闻写作事业。
  掌握了专业知识,眼界也开阔了,贝骁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锡林郭勒大草原,他被安排到团部宣传股电影组当放映员,巡回各连队放电影时,他就采访各连队的新闻素材,回团部后再写成稿子投稿。一边放电影,一边写报道,三四年时间,他大大小小的稿子刊发了200多篇。
  贝骁写的稿子,大多数是反映边防官兵生活的。如《军嫂缝红旗》《警铃声声》《“羊司令”纪事》《我的连队在雪原》《暴风雪之夜》等,戍边守防的生活气息浓厚。
  贝骁的笔墨极具感染力,善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来展示血性男儿的精神风貌。他把边防哨所官兵为保家卫国四海为家、驻守边关无私奉献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形成一道感人而又趣味横生的奇异风景,引起部队官兵的共鸣和读者的思索。
  他在通讯《哨所纪事》中的一个细节,让许多读者津津乐道:说的是在四季干旱的草原种菜,被战士们视若“心肝”的西红柿小苗面临旱死的危险。于是,连长发出命令:“全连官兵洗漱不准打肥皂,用过的水不准倒掉,全部收集起来用于浇菜!”
  有了水,西红柿苗算是保住了,但又面临“营养不良”问题。草原上买不到化肥,战士们只好“自力更生”想办法:他们一人承包一垄地,小便不去厕所,而是撒一泡尿浇两三棵苗,浇到哪儿就插根细木条作记号,下回再接着浇,以至于许多战士半夜三更起来打着手电下菜地“施肥”……
  当战士报道员期间,贝骁发表了400多篇新闻作品。1990年,已在空军范围内小有名气的边防“小记者”贝骁,被部队选送到空军政治学院新闻培训班学习;这年底,当了9年战士的贝骁终于被破格提升为军官。
  为了写出更多的好新闻,贝骁不断学习。曾连续9年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先后取得了空军雷达学院自学考试中专、空军政治学院的函授大专、南京政治学院函授本科文凭。他多次立功受奖,历任排长、团宣传股干事、连队指导员等职。在内蒙古边防一线服役的12年时间里,贝骁的工作岗位几经调换,但他始终笔耕不止。
  《解放军报》的“夜班牛”
  有人说,“机遇”是专门给有准备的人的礼物。1994年10月,刚调空军某军宣传处不久的贝骁,又遇上一个大好机遇:他被选拔到《解放军报》编辑部工作。
  从军营“小记者”,到《解放军报》编辑;从条件艰苦的草原边陲,到祖国的“心脏”北京,贝骁获得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平台,他用笔为国防事业增光添彩的激情更高了!
  然而,激动、喜悦之后,他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政治、军事的敏感性很强。《解放军报》编辑“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工作节奏紧张忙碌。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贝骁再次发起“冲锋”。就像海绵吸水似的,一点点地积蓄着知识能量和工作能力,在领导和老编辑手把手帮带下,他快速成长进步。报社领导觉得贝骁吃苦耐劳精神好、工作责任心强,像一头老黄牛,就交给他更重的担子。1995年初,贝骁调入《解放军报》总编室一版组当夜班编辑,主要从事中央领导人活动报道的版面编辑工作和国内外重要新闻的版面安排工作。
  贝骁面临着新挑战。《解放军报》一版“讲政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绝不允许出一点差错。因为《解放军报》第一版是国内外关注的一个重要窗口,有时候一个技术性差错就会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版面安全”压力大。
  那时,贝骁曾对爱人说:“处理重大新闻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错误。我尽最大努力避免差错,但是,‘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一旦出了错并受到处分,你要理解我。”他爱人说:“只要你尽心尽力,无论面对什么结果,我都理解你、支持你,就是回农村,我也跟你回!”
  为了杜绝差错、确保版面安全,贝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处理要闻版面,他摸索出了一整套避免差错的好办法,即坚持做资料,坚持制作索引卡片,坚持编稿程序,坚持核对原稿,坚持两个“半小时”———早上班半小时,晚下班半小时。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报纸正式签字点印了,按说可以下班走人了,贝骁再次拿起大样从头至尾唱一遍标题、署名、电头、图片说明等内容,对样报“边边角角”地带,再仔细搜索一遍,以防报纸差错在眼皮子底下溜过去。贝骁就是这样,靠认真负责的精神多次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重大差错,并创造上夜班12年不出版面差错的纪录。
  许多头天下午甚至是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第二天一早的报纸就见报了,这就是夜班编辑连夜编排上版的。贝骁长期干得就是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夜班编辑工作。一个版面十来篇稿件,要求在两三个小时内编完小样。由于版面限制,有时候要把一篇四五千字的通讯,删改到两千字并且“不走样”;有时要把一两千字的通讯改成一篇七八百字的消息;若是碰上抢险救灾,夜班编辑需现编的快讯多,工作节奏就更加紧张。
  报纸夜班也是为稿件增色、让稿件出彩的最后一个平台。贝骁改稿用的是“苏绣”的功底———针针角角一丝不苟,力求使编辑后的稿件,人物更丰满,反映事件更准确!
  那年,广州军区某部战士李大为在抗洪抢险中牺牲后,前方记者赶写出一篇通讯,编辑部赶编了这篇急稿。稿件到了贝骁手中,他细细地看了一遍,就沉下心来问自己:“这篇稿子感动我的是什么?”他思考了一会儿,就给这篇稿子加了这样一个开头:“7月16日晚,年仅19岁的李大为在抗洪抢险中舍身救人,英勇牺牲。李大为党龄只有21天,但他用生命实践了入党誓言;李大为兵龄不满两年,但他用鲜血书写了战士的忠诚!”寥寥数语,就把李大为这位英雄身上的“家国情怀”凸显了出来,使这篇文稿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面对手中的稿件,贝骁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把新闻点提炼得更“亮”一点;使人物显得更“活”一点;让整篇稿子更出“彩”一点。
  为使自己笔下的文字有一种大境界,他不断努力学习以谋求进步,他用心“打磨”手中的笔,希望自己编辑稿子时,能做到“该出彩时能出彩,该添花时能开花。”
  “瘦尽灯花又一宵”,付出的心血终有回报。经过几年努力,贝骁成为了一个“编稿快、把关严、文字干净、做题到位”的优秀夜班编辑。
  贝骁把生命的热情全部融入工作,曾先后参与了《解放军报》香港澳门回归、50年国庆大阅兵、纪念建党80周年、载人飞船发射等所有的重大新闻战役,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12年编辑,他设计的版面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同时,他刻苦钻研新闻理论,先后在《新闻战线》《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新闻业务期刊发表了《试论静态军事新闻》《求重,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用实践论的观点认识新闻改革》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
  《中国国防报》的“掌门人”
  因长期生物钟颠倒、长期承受版面安全压力、长期从事快节奏的工作,在同事眼里永远不知疲倦的贝骁,终于出现了身体问题———患上了胃溃疡、荨麻疹、失眠等疾病。
  报社领导考虑贝骁的身体情况,把他调换到白班岗位。2007年1月,在《解放军报》当了12年夜班编辑的贝骁,出任《中国国防报》主编。
  《中国国防报》是《解放军报》的子报,人手少、事务多。走上新岗位,工作压力随之而来:他不仅需要熟悉、了解、研究新的工作情况,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组织采编稿件,而且还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来做计划、带队伍、抓发行,筹办业务会议和培训等活动。这无疑又是一个新挑战。
  贝骁迎难而上。他买了一大堆有关国防动员、武装工作等专业理论书籍进行学习,努力补上“业务短板”;同时他积极走机关、跑基层,上至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办,下至乡镇武装部、村民兵连,跑遍了人武战线的各个环节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经济动员等各个系统,努力掌握国防动员战线的情况。
  为了提高报纸质量,贝骁把“打造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做。《中国国防报》没有专职记者,主要依靠省军区系统的特约记者队伍采写稿件。特约记者素质不一,写出来的稿件质量参差不齐,他建立特约记者轮训机制,5年来培训特约记者达400多人次。
  稿件质量是一张报纸的根本。贝骁在稿件质量上狠下功夫,创办了《国防教育进家庭》《民兵专业分队巡礼》和《观点新闻》等多个新栏目。他编发的专栏稿件有4篇获得全国行业性好新闻奖,其中《交织着父爱的国防情》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好新闻一等奖。
  报纸发行工作关系到报纸生存的命脉,作为《中国国防报》主编,贝骁要对报纸发行负责。2007年10月,贝骁首先回自己的故乡———浙江省抓发行,他请省军区派一辆车,用7天时间跑了42个县市人武部。每到一个人武部,他就对人武部领导说:“我在北京办《中国国防报》,如果我老家的人武部发行量上不去,我在北京的办公室里坐着难受。请家乡父母官支持我一把,同时也是为国防教育做贡献!”
  这7天时间,贝骁每天早晨7点钟出门,一直跑到晚上七点吃晚饭,每到一个人武部就坐一二十分钟,发名片、求订报、接稿子,喝一杯茶就走人。这一年,浙江省的《中国国防报》订阅量从4300多份提高到9100多份,翻了一番多;第二年,浙江省的订阅量又突破了1万份大关。
  2008年11月,贝骁到云南抓发行。从航班到昆明后,他一天时间就跑完昆明市区的6个人武部,然后,他坐汽车从公路往贵州方向走,途经一个县就进一个人武部,一直跑到了贵州省贵阳市,这一路用了9天时间,他跑了48个人武部。近几年来,他多次用这一办法出门抓发行,一跑就是两个省,进几十个县市区人武部的大门。
  身为一个师职军官,从北京跑到一个个县区人武部,就为订百来份报纸,就为普及国防教育,各地人武部领导为贝骁心系国防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做好《中国国防报》的订阅工作。在贝骁的努力下,《中国国防报》的发行量连续5年以每年增长1万多份的速度递增。2012年,《中国国防报》全国总订数已达到15.3万多份。
  凭着一个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拼搏精神,贝骁在《中国国防报》主编这个岗位上用真情去拥抱事业,又演绎出一番新的人生精彩!

  重要免责声明:好稿网是国内首家纯公益性写作投稿网站。部分由网民推荐或编辑摘引的信息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网站或报刊,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并不代表好稿网故意侵犯原作者或出版人的版权和利益。若所涉媒体或作者不允许转载,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致歉。联系电邮:bj@haogao.com。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愤怒 感动 高兴 难过 同情 无聊 温馨 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