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聚焦 | 人物 | 声音  | 银幕 | 视听 | 出版 | 网络

 

当前位置:好稿网 > 稿·传媒 > 声音 > 正文

低稿费压弯了中国文人的脊梁

新华书目报 吴长缨 2012-07-09 19:35:03

分享 |

  中国当代文人的脊梁一直似乎不是很直,低稿费应该是其中原因之一。印象中文人谈钱应该是可耻的。没有一个文人,在投稿之前,会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先问好了价格,再卖字。一贯的行情就是,文人是清高的,金钱是可耻的。
  中国的当代文人,为稿费写作的应该不是多数。所谓作协的专业作家,有国家发着工资,虽然不高,但吃饭不成问题。还有一些作家,例如格非、马原、鲁羊等等,专职都是在大学里教书,稿费应该只是他们的外快。鲁羊,20年前,就亲口对我说过,小说的稿费,够他的烟钱。
  中国的稿费,应该不高,以前千字二,三十元,在大家月工资几百元的时代,可能还有点分量。结果通货膨胀了。稿费的确大涨了百分之几十,据说现在是千字八十了。但是,还是成了通货膨胀时代里的最最落后的垃圾股。
  如果一个现代作家,要靠稿费实实在在地养活自己,按现在千字八十的标准,月生活费五千的低康水准(五千,大城市买房养车估计就是一个文学春梦),那一个月得卖出六万字左右。一年得卖出七十来万字,普通的长篇小说一般15万字一部,得卖出四部。维持这样的生活20年,得卖出80个长篇小说。中国文人有几个能在能写之年折腾出80部长篇小说以维持自己还算有尊严的小康水平?当然,我只是估算一般行情的长篇小说,那些“父子同体”、“母子同体”的畅销书们看了可能会有点嘲笑,这会儿请他们暂先绕道回避不看。
  其实,对稿费,中国文人们也有过美好回忆。据说当年,鲁迅先生就靠稿费混得很不错。他老人家,靠稿费就能买北京市中心的大四合院。我很好奇,当年,发表鲁迅作品的那些报纸杂志,印刷质量粗糙,应该没有多少发行量,怎么会付得出对比当时的物价,那么高的稿费?我搜了一下,那时候,最牛的《大公报》给这些著名作家,一篇专栏是40元。而一元,能买多少东西呢?我又搜了一下,可以买120个鸡蛋。看来,旧社会,卖文含金量更高些。
  当然,压弯中国文人脊梁的原因有很多。低稿费应该是其中很不起眼的原因之一。因为我问过几乎我所认识的所有的写文之人,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为金钱而写作的。当然,现在的“80后”、“90后”更现实一些。所以,除了著名童话作家,也就是他们才能雄踞在所谓以金钱衡量价值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不可否认,他们的确写出了不少畅销书,赚到了比千字八十更高的稿费。但也不是人人都愿意或者能写出他们那种和亿万读者水乳交融的东西,也不是所有作品都能有被包装炒作的好运。除了那些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作家,大多数作家文人,对稿费的渴望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诗人,穷三代。这话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诗歌,虽然稿费是以行计算,但一首著名的诗歌,几十行,发在著名的刊物上,肯定还是只能换来烟钱酒钱。而且,这酒,还肯定不可能是茅台。
  文学的价值,肯定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曹雪芹大师不是被传是喝稀饭饿死了。但你去问任何一个文人,是想写出《红楼梦》那样的千秋伟作然后被饿死,还是写出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第一的畅销小说在北京住亿元四合院,对现在的“90后”,我没什么信心,但“60后”,“70后”,那些真正痴迷文字的人,肯定会给你一个坚定的答案。

  重要免责声明:好稿网是国内首家纯公益性写作投稿网站。部分由网民推荐或编辑摘引的信息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网站或报刊,主要目的在于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并不代表好稿网故意侵犯原作者或出版人的版权和利益。若所涉媒体或作者不允许转载,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致歉。联系电邮:bj@haogao.com。

看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如何?
愤怒 感动 高兴 难过 同情 无聊 温馨 新奇